海南到现在为止都缺粮、缺肉、缺鸡蛋、缺蔬菜,如果不从省外内地大量调运的话,海南大部分农产品是不能自给自足的,长期都是全国缺粮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粮食产量完全不够吃,海南农业还不能完全养不活自己。对此,可能许多人不相信,然而事实就是这样。
因此,海南一方面实现不了粮食自足,另一方面封关后如果大量优质价廉泰国与越南等国大米进来,海南还要不要种水稻,种出来又卖给谁?做饲料用吗?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
海南真正有竞争优势的水果品类并不多了,国内打不过两广,东南亚竞争不过越南、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前面己经讲了。一直以来许多海南果农都担心大量质优价廉的东南亚及其它地区水果进来后,对岛内的水果种植业冲击会比较大,你去香港看看,全世界的水果都有,好吃不贵,但香港无所谓,它本身不产水果,可以完全放开。海南可以吗?不知道。
建省前,甘蔗一直是海南农业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没有之一。种植面积高峰时接近200万亩,但目前已降至26万亩左右,全省蔗农目前还有约20万左右。
封关后,如果一吨便宜2千左右的巴西糖进来了,椰树、春光等本土企业还会用本地糖吗?以椰树为例,作为全省最大用糖户,一年五万吨的需求,以前可以照顾本地产业。封关后呢?就难说了,毕竟是上亿的成本考量。
假如本地糖业被打垮了,这26万亩甘蔗地和20万蔗农怎么办?有没有预案呢?
按照中国两个人一头猪一年的消耗量计算,海南人一年要吃掉超过500万头猪!
但是本地养的猪完全不够海南人,如海南最大猪企一一罗牛山,2020年该公司全年也只卖了15.39万头,销售额6.29亿。
因此,海南每年都要大量从内地购进,其中又是广西猪占大头。
封关后,大量零关税猪肉如美国猪肉、澳洲牛羊肉和加拿大海鲜产品涌入海南,本土养殖业,包括渔业甚至是种业能抗得住吗?
封关后,原则上无论海南原产地产品、零关税产品及加工增值产品销往内地均视为出口了,因此如何区别对待关口的核验、检验、检疫也是一个问题。
理论上,无论是水果还是蔬菜或者其它产品,封关后只要是原产地在海南,就应该和封关前一样,但问题是如何监管,具体操作细节如何落地。
封关后,大量进口农产品进来后,进出口检验检疫、仓储加工、保鲜物流等,海南现在是否已经做好了压力测试准备工作?
为什么2018年被普遍看好的进口牛肉深加工项目到现在都无法落地?封关后又将如何?
此外,如何界定农产品深加工增值百分之三十的标准以及如何进入海关目录可以合法进出关等具体问题都需要有可操作性方案落地。
在许多国家,一般对某些特色农产品是有长期关税保护的,如日本的大米,在中国台湾,当地农协对进口美国牛肉也是长期抵制的。
作为全球唯一有“三农”经济的自贸港,海南在封关后如何应对零关税对农业的冲击是必须要关注的,因为有些问题确实是细思极恐。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是海南自贸港的本土重点产业,海南封关对这一产业有何影响?是事关海南几百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目前,这一问题已引起了海南相关部门重视。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何琼妹最近表示,从有利因素看,海南将成为国内供应链、RCEP区域内供应链、区域外供应链实现“零关税”的地区,同时叠加多项政策,海南将对国内外农业资本、技术、人才形成很强的吸引力,在现代种业、深远海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机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国际贸易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
从风险挑战看,海南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将持续加大,部分竞争力不强的产业市场份额将被挤占;生物安全风险也需要高度重视。
2025年很快就要来临,对海南农业而言,封关之变已迫在眉睫!正、反影响冲击究竟如何演变?各界可以拭目以待,但愿有关部门能未雨绸缪,不让22年前的海南香蕉危机再度重演!海南农业网